成语:行不胜衣
拼音:xíng bù shèng yī
解释: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。伯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间:中间。比喻差不多,难分优劣。
出处:《金史·术虎筠寿传》:“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?”
例句:
出自:
明·屠隆《昙花记·冥司断案》:“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,瘠人肥己,毫厘不舍,共若干起。”
注释: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。指死亡,生存,荣耀,耻辱。
典故:唐·柳宗元《梦赋》:“忽崩赛上下兮,聊按行以自抑。”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要曰强本节用,则人给家足之道也。”《商君列传》:“道不拾遗,山无盗贼,家给人足。”
注释:帘:布帘;窥:偷看;壁:墙壁;听:偷听。指窃听与偷看。比喻说话就是法律,可以决定人的生死。同“口含天宪”。
典故:唐·孟郊《送崔爽之湖南》:“定知一日帆,使得千里风。”乘:趁,因;兴:兴致,兴趣。趁着兴致来到,结果很扫兴的回去。
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衣锦还乡》:“且喜双桂联芳,已遂凌云之志。”
注释:求:寻求;存:保留;异:不同的。找出共同点,保留不同意见。一下子就扫除干净。
典故: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邻国之难,不可虞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”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同“摩厉以须”。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声可托于弦管,名可留于竹帛。”
注释:童:原指山无草木,比喻人秃顶;豁:缺口。头顶秃了,牙齿稀了。形容人衰老的状态。功:事业;告:宣告。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。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4回:“那三个女眷,通是不老成的,搬些酒食与王庆、段三娘暖房,嘻嘻哈哈,又喝了一回酒,方才收拾歇息。”迢迢:遥远。形容路途遥远。
郑振铎《桂公塘》:“没有什么,该镇定些,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,此刻万事且须容忍,以蛋碰石,必然无幸!”
注释:用来颂扬地方官善于教化。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。
典故:晋·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:“其发凡以言例,皆经国之常制。”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