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画地成图
拼音:huà dì chéng tú
解释: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。比喻待人没有私心。千年万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时公私有余,削衣贬食,不立资遗,以班亲旧朋友为义。”
注释: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。形容说话无精打采。同“有声无气”。
典故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今天下三分,益州罢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”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71回:“暂在东海中匿迹潜踪,将来被他们知道了,少不得还有一场干戈。”
注释:形容做事马虎粗心,不是丢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幽深的树林,茂盛的野草。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,旧常喻隐居之地。
典故:《东观汉记·孔奋》:“直脂膏中,亦不能润。”财多位高,显赫荣耀。
《续传灯录》:“说佛说祖,正如好肉剜疮;举古举今,犹若残羹馊饭。”
注释:为了形式上的好看,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。冷僻的字、词和晦涩的文句。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七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一息。”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”
注释:原形容马跑得很快。后比喻进展极快。指强征捐税,搜刮人民财富。
典故:《仪礼·丧服·子夏传》:“妇人有三从之义,无专用之道。故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”《周礼·天官》:“九嫔掌妇学之法,以九教御: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”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,那是大干物议的。”
注释:撼:摇动。蚍蜉:大蚂蚁。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。比喻自不量力者。指瞒上欺下。
典故:唐·令狐楚《贺敕表》:“欢声雷动,喜气云腾。”形容勤于政事。同“宵旰忧劳”